首页 / 调查工作 / 调查知识
判断经济形势最常用的统计指标
来源: 综合处 发布时间: 2025-08-06
分析判断经济形势常常围绕以下四大目标进行: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这四大目标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宏观调控的目的在于恰当处理这四方面的关系,寻求一个最佳平衡点。通过全面观察这四…
单位GDP能耗的计算公式
来源: 综合处 发布时间: 2025-08-06
单位国内(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简称单位GDP能耗),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每生产一个单位的国内(地区)生产总值所消费的能源。当国内(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为万元时,即为万元国内(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计算公式为:单…
问: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如何进行核算的?
来源: 综合处 发布时间: 2025-08-06
答: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最终成果。1.生产法。这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新增价值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计…
问:什么是统计数据的报告期和基期?
来源: 综合处 发布时间: 2025-08-06
答:当描述某个统计指标变动情况时,经常采用的形式是一个时期的量与另一个时期的量进行比较。统计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分析数据的变化来找出规律,这就需要对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对比,所以才有基期或基年,报告期或报告年…
增长量
来源: 综合处 发布时间: 2025-08-06
增长量是指时间序列中两个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之差,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报告期比基期增加或减少的数量,即 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增长量有以下两种: 一是逐期增长量,它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
环比折年率
来源: 综合处 发布时间: 2025-08-06
环比折年率是月度(或季度)统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统计指标,由环比增速推算得到,用于反映经济的发展速度与趋势变化。环比折年率与同比增速相比具有对趋势变化灵敏度高的优点,在统计分析、趋势预测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区别
来源: 综合处 发布时间: 2025-08-06
从2013年开始,国家统计局正式实施了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统一发布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按常住地区分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过去口径存在差别。为了满足政策制定的需要,在“十二五”期间仍推算发…
问:什么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如何认定?“限额以上”和“规模以上”有何区别?
来源: 综合处 发布时间: 2025-08-06
答:1998年,国家统计局将工业统计范围划分为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两部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98-2006年,是指全部国有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法人单位;2007-2010年,统计范围…